首頁手游新聞→ htc one m8 評測

htc one m8 評測

作者:新浪來源:新浪2014/4/5 9:31:21我要評論

相信很多用戶對于HTC One M8都很有興趣,那么這款HTC的2014年旗艦機型如何呢,下面瀟瀟就分享下新浪科技帶來的HTC One M8評測吧。

HTC One M8是2013年旗艦手機HTC One M7升級產品,工藝更精湛金屬機身、先拍照后對焦的雙攝像頭以及全新的Sense 6.0界面都是它的賣點。

在大陸行貨版M8上市之前,新浪手機拿到了中國移動4G版的M8,現在為您帶來這款產品的詳細評測。

外觀:泛著銀光的全金屬機身

對于外觀來說,HTC One M8有些驚喜不足,倒不是說這款手機與此前One有著太多相同的基因,而是早前的真機曝光就已經將人們的驚喜透支。不過,如果拋開這些先前因素,HTC One M8外觀還是可以用驚艷來概括。


全金屬M8極具檔次

看過摸過太多塑料手機,對于一款全金屬機身的偏愛是完全能夠理解的。此次M8金屬得更為徹底,這樣的改變主要來自機身四周邊框。此前HTC One的金屬材質只是覆蓋在背部,機身四周還是采用聚碳酸酯結構,而到了M8,你會發(fā)現機器似乎全被金屬包裹住了。


全封閉金屬背板采用拋光處理并增加拉絲效果

全封閉的金屬背板直接從機器后面延伸到了四周,整體式的后蓋就像一個筐,將M8的屏幕和所有內部構造“裝”了進去。整體也更為圓潤協調,但從工藝角度來說相比前代將更為復雜。


拆解效果圖

另外,此次HTC One M8增加了灰色版本,金屬表面的拋光處理,加上拉絲效果,讓手機在光下看起來泛著銀光,非常有質感。這樣感覺的確很難描述,也許真的只有上手摸到以后才知道它與塑料機身手機有多大差距,甚至比上一代HTC One也提升很多。


泛著銀光的機器讓質感陡升

對于國內用戶來說,此次可以說是享受了相同的待遇,因為行貨所有后蓋同樣采用全密封不可拆卸的方式。要知道,在去年四月份,行貨HTC One的可拆卸后蓋頗受爭議,此舉讓機器的密封性大打折扣,甚至有的后蓋由于合不嚴實,按起來嘎吱作響。

雖然屏幕從4.7英寸增大到5英寸,但是由于屏占比增加,HTC One M8整體機身尺寸并沒有顯著增加。機身寬度從此前的68.2增大至70.6毫米,厚度則只有0.1毫米的厚度差。


上代HTC One相比M8方正許多

兩者如此相像,但是你還是能夠一眼從中區(qū)分出來,因為HTC One M8更圓,而HTC One則更方。這樣的感覺主要是由于M8四角弧度所致,對于兩者就可清楚發(fā)現M8四角半徑更大,弧度更為明顯,圓潤的造型從視覺上會讓M8顯得更高挑一些。


下巴過長導致機器顯得更為高挑

而除了四角的弧度變化,正面也取消了屏幕下方的觸控按鍵,轉為屏幕內標準的三顆功能鍵。如此,也正好回歸了用戶的使用習慣,畢竟之前HTC One將HOME鍵放在最右側讓人一時很難適應,會誤導不時地去按沒有任何功能的HTC LOGO。


取消實體觸控鍵


右側MicroSD卡擴展槽

不過,由于實體觸控按鍵的取消,屏幕下方的黑條區(qū)域幾乎就完全失去了實際意義,這也讓M8看起來有些“下巴”過長。修長的機身,讓屏幕整體看起來位置偏上。

另外,如果自己觀察會發(fā)現,由于頂部的攝像頭和傳感器的原因,上部的聽筒揚聲器蜂窩長度與下部并不一樣。這樣,就變成聽筒蜂窩不居中的情況出現,略顯別扭。


聽筒位置并不局中

HTC One M8延續(xù)了此前雙前置立體聲揚聲器,首先前置的好處顯而易見,相比背部揚聲器來說,手機平放在桌上時聲音更為洪亮,不會有損失過多損失,此次M8音量相比HTC One更是提高了25%之多。另外,雙前置立體聲揚聲器,發(fā)聲清晰洪亮,幾乎在其他手機外放中不敢期待的低音也被明顯凸出。立體聲效果出眾,有明顯環(huán)繞聲效,相比大多數手機糟糕的外放,能在M8中聽出人聲和樂器聲的分離已經實屬不易。這應該是目前外放效果最佳的智能手機。

M8的5英寸屏幕,采用主流的全高清1080p分辨率,這樣級別的屏幕并不少見,不過想強調的是M8屏幕的色彩表現非常出眾,從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到相比2K屏幕的vivo Xplay3S,純色圖片對比中M8色彩更為鮮艷,白色也更為純正,反而vivo Xplay3S會有泛紅情況。


左vivo Xplay3S,右HTC One M8

而兩者最大差距在于可以角度,我們從斜上方30度拍攝兩者屏幕,可以發(fā)現原本亮度不相上下的機器,如今Xplay3S亮度衰減明顯,而HTC One M8仍舊保持了不錯的顯示效果。


左vivo Xplay3S,右HTC One M8


可視角度One M8明顯更優(yōu)

Dot View保護殼:“第二塊手機屏幕”

這個保護殼想法很奇特,它與TCL Hero N3的LED點陣保護殼不同,這是個無需接駁手機的硬塑料外殼(表面為橡膠質感的織物)。由于沒有與手機的交互,所以這個保護殼顯示的畫面完全是靠橡膠中細密的小孔透光顯示。那么,你也就明白了,所有顯示的內容其實在手機屏幕上有著相同的畫面。


保護殼信息完全由屏幕透光所顯示

在手機外殼顯示的點陣畫面,在你快速打開掀起外殼時可以發(fā)現手機屏幕顯示著一樣的內容,只不過屏幕除了需要顯示的時間或天氣外剩余部分均是黑色。

所以,當直接雙擊Dot View使得保護蓋有畫面的時候,手機就已經處于正常工作的狀態(tài),這時就可完成截屏或者音量調節(jié)等操作。

 

但是,這也就有個問題,由于屏幕不是LED,無法控制像素點發(fā)光,所以只要外殼有畫面就意味著屏幕全部亮起,一定程度會增加耗電。

除了能夠顯示時間與天氣外,Dot View最方便的地方在于可以不掀起保護蓋的可以顯示來電號碼并直接完成接通或掛斷操作,加之細密的透光孔可以保證清晰地完成整個通話,如果你不喜歡這樣的方式也可以直接打開保護蓋則自動應答。如果漏接了電話,Dot View還會顯示一個明顯的未接電話標志提示用戶。


應答電話可直接在保護殼不掀起狀態(tài)下進行

一定程度上Dot View成為了既可以保護屏幕,又可替代它的“第二塊屏幕”。

配備“第六感”的Sense 6

多配色UI:

在Sense 6下,HTC首次為UI界面加入了可整體調整配色的“主題”,在個性化設置菜單里可以有多種配色可供選擇,這些色彩可以體現在下拉通知菜單、部分應用程序 的標題欄等各處,搭配默認或自選的壁紙,讓Sense 6顯得不那么像之前的版本一樣古板。

 
Sense 6主題

多種動作感應手勢:

除了縱向握持手機時雙擊亮屏和橫向握持手機按音量鍵啟動相機外,在黑屏狀態(tài)下向右劃即可打開BlinkFeed、向左滑進入 Widget界面,向上滑解鎖、向下滑打開語音撥號。此外M8也支持了拿起自動接聽來電,這些功能對于一款較長的手機來說還是很有必要的。

 
動作感應手勢

BlinkFeed:

在Sense 6上HTC的新聞聚合界面BlinkFeed也有了升級,增加無限下滑的同時,開放了SDK有助于第三方應用在BlinkFeed界面合理顯示信息,不用 進入具體應用就能看到這些應用顯示的有用信息例如附近的餐館、健身應用實時數據等。

 
新聞聚合界面BlinkFeed

我們也能看到移動4G版本的HTC One M8內置了MM商店和多款移動定制的應用。

 
中移動版內置應用

 

拍照新技能:“雙攝像頭”

HTC One一代的在拍照方面創(chuàng)新頗多,“超像素”理念、Zoe動態(tài)拍照都讓人耳目一新。One M8曾在原有基礎上對拍照功能進行了進一步升級,雖然攝像頭仍是那顆400萬超像素,但HTC為它增添了新的硬件:一顆附攝像頭。

雖然俗稱“雙攝像頭”,其實嚴格來說它應該叫景深探測器,并不像之前的HTC EVO 3D那樣兩個攝像頭都在拍照,之后出一張3D照片。

我們可以把景深探測器比喻成一把尺子,通過硬件記錄照片的景深信息,感知被拍照物體遠近,也就是說,通過One M8拍出來的照片,除了像素點,還有遠近的記錄。

如此可以將物體和背景分離,手機可對此進行背景做模糊處理,實現后期調節(jié)照片的景深的功能,也就是俗稱的“先拍照后對焦”。

基于這個原理,HTC在相機應用內加入了幾種照片后期處理模式。


景深探測器被遮擋會有提示

UFoucs

說完原理談效果,我們先說說UFoucs功能?聪旅孢@張圖,先用M8拍一張照片,原圖三個物品都在同一景深內。


同一景深的原圖

這張圖相當于一張PSD文件,拍完后點擊編輯,用UFoucs模式可以直接點畫對焦點,虛化剩余部分,如此,背景模糊,突出主題。


選取不同部分虛化

背景虛化

One M8拍照菜單中有“速寫”、“縮放模糊”、“卡通”、“北京單色”四種模式,其實原理跟上面提到的UFoucs一樣,都是從一張照片中摳出一部分,但不同的是,UFoucs只是虛化背景,形成大光圈效果。

背景虛化是在“摳出”主體的基礎上,進行一些藝術美化,讓照片更好玩(或者叫更有文藝氣質?)。

以下是幾種特效的效果圖,文藝青年們可以參考。


速寫效果下 突出主題和背景的兩種不同效果


縮放模糊效果


背景單色 將主題突出 背景色調暗淡處理


卡通效果 主題現實模樣 背景彩色畫筆效果

四季特效:

這個是動態(tài)的美化,在原圖基礎上加個圖層,形成一個動態(tài)圖片。想法本身是不錯的,但在合成之后,若保存成照片,就是靜態(tài)圖片,很多圖片美化應用其實都有這功能,吸引力有限。

若保存成視頻,倒是動態(tài)的,但無法分享到微博等社交媒體上。


四季特效可以選擇櫻花、雪花等在空中飄

HTC Zoe

這是HTC One一代的亮點功能。

Zoe會自動記錄按下快門前一秒鐘的5張連拍圖片,以及之后3秒鐘內的15張圖片,然后會自動整合成一段4秒鐘的短片。每組Zoe約占20-30MB左右空間,在每一張Zoe背后,會存儲20張連拍照片以及一段MP4視頻,動靜結合,讓拍照更有意思。

但問題仍然是分享。一年過去了,Zoe分享到新浪微博仍然只是一張靜態(tài)圖片,無GIF,無視頻。

它的樂趣仍然只在手機上,令人遺憾。

說了這么多趣味功能,我們最后來看看One M8的基本功:拍照畫質。

在上一代One發(fā)布時候,HTC曾花大力氣解釋為何自己的新旗艦攝像頭只有“400萬像素”:在相同的感官元件尺寸下,像素數的降低,就意味著單位像素面積的增大。 HTC One的單位像素面積為4平方微米,與普通1300萬像素手機的1.2544平方微米相比,大了將近3倍多。這也就是當時發(fā)布會宣稱的進光量提升300%。


超像素=更大的單位像素面積

One M8的主攝像頭與One一代保持一致,同樣是400萬超像素攝像頭,實際拍攝之后可見,One M8整體拍照畫質偏冷,但在陽光下表現尚可。

在同一場景下,采用One M8和iPhone 5c拍攝兩張同樣照片。iPhone色調更暖一些,但放到100%看細節(jié)上(注意建筑物窗戶),400萬超像素并未比800萬像素差。


One M8拍照細節(jié)


iPhone拍照細節(jié)

在陽光下,One M8的整體色彩還原比較準確,但令人困惑的是,無論是正常還是略暗的環(huán)境里,在光線強烈的部分,會有光暈產生(下圖畫綠圈的玻璃處),仿佛是鏡頭玻璃沒擦干凈的感覺,讓畫面銳度大幅下降。

這在小尺寸圖片分享的微博為線上雖然不明顯,但在電腦上還是比較明顯。


明媚陽光下色彩還原準確


室內弱光下 略有模糊

除了“雙攝像頭”,M8在拍照硬件上的特殊設計還包括雙閃光燈設計,HTC官方稱之為“智能閃光燈2.0”,用過iPhone 5s的人對它不會陌生,同樣是兩種色溫的兩顆LED燈設計。通過手機收集外接光線情況,自動選擇色調和強度,讓閃光不再是慘白的一片。

以拍照為賣點的One M8加入了多種拍照模式及功能,在相機設置界面可以看到幾乎所有參數都可以手動調節(jié),例如ISO可以自200到1600、五種白平衡模式、曝光補償可以以0.5的幅度在±2內調節(jié)、慢鏡頭及60幀每秒的全高清攝像。

硬件配置

中國大陸版本HTC One M8將采用主頻為2.5GHz的高通驍龍801處理器(8974AC),比國際版的2.3GHz主頻略高一點。

高通MSM8974AC實際上是第三代高通驍龍800處理器,是高通公司近期推出的旗艦產品,只不過采用了驍龍801來命名。與高通MSM8974AB和MSM8974相比,MSM8974AC雖然同樣采用Krait 400核心,但最大主頻率提升至2.5GHz,Adreno 330圖形處理器的工作主頻也進一步提高到578MHz。按照高通的說法,與高通驍龍800相比,高通驍龍801的處理器性能和圖形性能分別得到了14%和28%的提升,影像傳感器速度也提升了45%。

目前,除了One M8,已知搭載高通MSM8974AC的智能手機還有三星GALAXY S5等。

關于性能,對日常操作來說,其實目前的旗艦手機們都不會差,M8也是一樣,搭載sense 6界面之后滑動非常流暢,日常操作沒有任何遲滯感覺。 實際上,這顆處理器更多的性能會體現在我們上文說過的UFoucs后對焦處理上。

若用安兔兔跑分,M8的得分是36000分上下。

 
安兔兔跑分結果

評測總結:

HTC One M8在上一代的基礎上進行了針對性的優(yōu)化升級,并且都切中要點,例如外形,拉絲金屬比上一代的磨砂鋁合金更富質感,令它在手感和外觀上都提升不少,成為目前為止外形最漂亮的安卓手機。

另一項升級在攝像頭部分,HTC仍然堅持自己的“超像素”鏡頭,沒有走在升級像素的路上,但通過景深探測器的加入,讓拍照這個事變得更有意思,也更富實用價值。除去先拍照后對焦,單從拍照來說,目前400萬像素攝像頭本身的畫質并沒比iPhone的800萬像素更好,對這顆攝像頭的升級調教或許是HTC在后面更需要做的事。

整體來講One M8是一部非常均衡的手機,無論外形、硬件沒有明顯的短板,但在銷量上是否能超越對手,給HTC帶來一針強心劑,還需要看HTC在后期的營銷。

0相關評論

發(fā)表評論

最新最熱相關資源

安卓蘋果應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