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跑車首頁

當前位置:首頁游戲資訊單機新聞 → 《英雄傳說》軌跡系列 爭議不斷

《英雄傳說》軌跡系列 爭議不斷

作者:佚名來源:本站整理 發(fā)表時間:2011/12/9 14:05:49 評論(0)

近年來的軌跡系列作品,讓無數的RPG玩家知道了Falcom這家公司,風頭完全蓋過了永遠的伊蘇系列,(雖然小編比較偏愛于伊蘇系列),《英雄傳說 軌跡》系列如今可是Falcom的王牌系列了.
作為日本的元老級廠商,falcom這家公司的經歷不可謂不傳奇,在20世紀80年代那個游戲業(yè)的萌芽年代,涌現(xiàn)出了falcom、taito、hudson等諸多一線廠商,只是歲月流轉,多年之后,taito和hudson等廠商要么被收購,要么就難逃倒閉厄運,只有falcom歷經多年發(fā)展卻依然屹立不倒,可謂奇跡,而關于這家公司的各種話題則從來都是議論的熱點,而該公司近年來打造的軌跡系列可謂是最大的熱門話題,風頭幾乎完全蓋過了同公司的伊蘇系列,可說是該公司的王牌系列了,然而軌跡系列雖然人氣很高,卻也有不少經常被人詬病之處:

  一 畫面的一成不變

  和日本的很多廠商一樣,falcom早年也是激進主義者,經常舉全社之力打造一些構思精巧的游戲,例如《雙星物語》和伊蘇系列的最初兩作,不過這種行為往往伴隨著巨大的風險,但是falcom每次都能在危機來臨的時候度過難關,例如2002年的時候,falcom所推出的VM JAPAN和Dinosaur Resurreciton這兩款游戲銷量低迷,導致不少人才外流,使得該公司陷入了建社以來最困難的時期,但是好在后來推出了《伊蘇6》而得以翻身,

  因此對于falcom這種小公司而言,一兩款游戲的銷量往往就能決定生死,因此該公司此后痛定思痛,從原來的激進主義策略轉變?yōu)楸J刂髁x策略,典型的表現(xiàn)就是軌跡系列,該系列到目前總共推出了5款作品,而游戲的引擎卻依然是多年前的老舊引擎,如果是習慣了歐美大作游戲畫面的人,對該系列的游戲畫面恐怕都會嗤之以鼻,而falcom之所以不會更換引擎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成本考慮的緣故,畢竟開發(fā)一個新的引擎對于falcom而言實在是耗時耗力的事情。

  其實軌跡系列的畫面最初出現(xiàn)的時候還是有不少叫好聲的,尤其是第一作《空之軌跡FC》出現(xiàn)的時候,由于美工出色,而且該作開發(fā)時間較長,因此在細節(jié)處異常用心,所以很多玩家當時都十分認可,但是后來隨著第二作《空之軌跡SC》和第三作《空之軌跡3RD》的畫面比起初作沒有任何變化,使得不少人心灰意冷,而在空之軌跡三作完結后,falcom放出了零之軌跡的消息,一度令不少玩家對該作畫面抱有期待,猜測將會更換新引擎,然而最后零之軌跡的游戲畫面出來后,給系列粉絲潑了一盆冷水,不少系列死忠紛紛大喊坑爹,于是在很多論壇都出現(xiàn)了黑此游戲畫面的帖子,更有人把軌跡系列更換引擎列為日本游戲界最不可能的幾件事之一,足見玩家群怨念之深。

  二 挖坑不止

  軌跡系列最初是源于英雄傳說系列,不過現(xiàn)在自成一派,構建了一個龐大的世界觀,里面出場的重要人物也是數不勝數,劇情量比起falcom以往的任何游戲都要多,僅僅劇情文本就是天文數字,并且每一作都會制造許多懸念,使得玩家想急切的玩到續(xù)作,但是到了續(xù)作里面,往往雖然解決了一些懸念,但是又拋出了更多的懸念,并且越到后來懸念越多。

  falcom之所以會這么做,或許正是出于一種保險的目的,通過一作又一作的挖坑來吸引玩家,而玩家一旦從第一作開始被吸引,就會一作接一作的玩下去而成為軌跡系列的粉絲,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玩家群,每作推出在銷量方面都會有一定保障,只是falcom的這個如意算盤雖然算得不錯,但是這樣一來卻使得整個軌跡系列都面臨失控了。

  要知道falcom只是一個小公司,員工不過幾十人,且除了要開發(fā)軌跡系列還要開發(fā)伊蘇系列以及其他游戲,而負責軌跡系列劇本的人也不過兩三人而已,軌跡系列劇情最完善的是空之軌跡FC,因為該作只是系列初作,還不需要抖出那些龐雜的設定,而到了空之軌跡SC的時候,就開始出現(xiàn)失控了。

  這表現(xiàn)在游戲的流程相當亢長,并且大量無趣的任務消磨了玩家的耐性,使得很多玩家叫苦連天,雖然游戲的結局還算圓滿,但是游戲的游玩過程并不是那么令人感到愉快,遠沒有空之軌跡FC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對玩家的體貼和制作方面的用心,而造成這種局面的罪魁禍首或許正是falcom的這種挖坑思想。

  而在后來的幾作中,諸多的世界觀設定漸漸被拋出,使得玩家在玩的時候面對大量的信息漸漸有力不從心之感,例如零之軌跡中NPC所談及的那些地名和事情,如果玩家此前沒有玩過空之軌跡系列的話,會感到十分茫然,所以這種挖坑的策略其實也是一把雙刃劍,雖然能夠吸引到老玩家,但是或許也使得一些新玩家對該系列心生敬畏之感,敬而遠之。



  三 音樂水準堪憂

  作為falcom的音樂作曲團隊SOUND TEAM JDK,曾經一度是音樂水準的保障,但是在進入本世紀后卻水準逐漸下降,尤其是零之軌跡中竟然出現(xiàn)了非常外行的所謂“素人MIDI”,這在以前完全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要知道SOUND TEAM JDK的鼎盛時期曾經出過古代佑三這樣的宗師級人物,也有天門這樣如今名氣極大的作曲人,而之所以音樂水準逐漸下降,則是因為現(xiàn)在該音樂團隊青黃不接的緣故,自進入本世紀后,這個音樂團隊就靠園田隼人一人在苦力支撐和維持著,在空之軌跡三作的時候好歹還有一兩位頗具實力的音樂人輔佐他作曲,然而在那之后,原來輔佐他的人都離開了,音樂團隊新加入了兩名此前毫無實踐經驗的音樂學院畢業(yè)的新人,而這兩位新人或許正是零之軌跡音樂水準下降的罪魁禍首。
            曾經一首星之所在,感動了無數玩家.


因為在零之軌跡之前,這兩人雖然參與過falcom公司其他一些游戲的作曲,但是參與比例都不算大,而到了零之軌跡,他們所負責的曲子不在少數,比起空之軌跡三作中每一曲幾乎都令人印象深刻而言,零之軌跡中雖然也有一些保持了一貫水準的曲子,但是不少曲子令人不敢恭維。

  在零之軌跡后,兩位新人離開了一位,從剛發(fā)售的碧之軌跡來看,音樂素質似乎要比零之軌跡強上一些,只是素以音樂作為賣點之一的falcom公司如今在音樂方面居然出現(xiàn)如此窘況,實在是令人不勝唏噓。

  四 游戲平臺的游移不定

  前幾年,falcom公司舍棄PC平臺全力投入PSP掌機平臺可謂引起了軒然大波,被不少PC老玩家視之為“背叛”之舉,而falcom公司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舉措,或許是有著難言的苦衷,要知道falcom這樣只有幾十名員工的小公司在游戲發(fā)行方面根本沒有自己的渠道,想要發(fā)行PC游戲的話只能找到大名鼎鼎的軟銀集團。

  而軟銀集團有一個規(guī)定,即每年代理發(fā)行的軟件銷量如果低于規(guī)定套數的話,以后就不會再代理該軟件所屬公司的產品,而不幸的是,falcom在PC平臺到目前為止最后一次投入的大作《雙星物語2》銷量慘淡,使得軟銀方面終止了合同。

  falcom只有轉戰(zhàn)PSP平臺,因為在PSP上發(fā)售游戲的話有KONAMI公司幫falcom代理發(fā)行游戲,軟銀作為一個龐大的商業(yè)集團,這么做也無可厚非,falcom此后也只能在PSP上默默耕耘了,所以零之軌跡最初只有PSP版本,但是誰都沒有想到,國內居然會冒出一家歡樂百世公司來和falcom接洽,希望推出零之軌跡的PC漢化版。

  事情進展得很順利,前不久零之軌跡的漢化版如約降臨中國,但是玩家玩過后卻發(fā)現(xiàn)這完全就是個官方PSP模擬器下運行的漢化版,因為在進入游戲時候的提示和PSP版完全是一樣的,并且游戲的其他方面也都和PSP版完全一樣毫無二致,雖然有不少玩家抱怨,但是更多的玩家對于能夠玩到漢化版還是很高興的。

  而零之軌跡的續(xù)作碧之軌跡前不久也在PSP平臺上發(fā)售了,在歡樂百世和falcom已經合作過一次的情況下,相信碧之軌跡的PC漢化版應該不久就會有消息了,而這個漢化版必然會和零之軌跡漢化版是同樣的模式,而或許在將來的一段時間內,這種falcom在日本推出軌跡系列新作的PSP版,而在國內則推出PC漢化版的模式都不會有變化。

  falcom這家公司在我國一直都有一批為數不少的粉絲支持,該公司的游戲在很多論壇都會引起論戰(zhàn),爭論的焦點大多都是前面談到的這四點,不過從falcom這家公司如今運行的情況來看,日子過得似乎比以前滋潤多了,尤其是軌跡系列,不僅銷量不錯,還頻頻獲獎,而志得意滿的falcom在宣傳時總會將游戲獲得的獎項作為宣傳重點,唯恐玩家不知曉,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想必falcom目前這種經營思路和商業(yè)策略想必不會有太大改變,至于軌跡系列到底神馬時候完結,那個落后的游戲引擎神馬時候才會換,一系列爭議問題啥時候才會有變化,這都只有天才知道了。


玩家評論
我要點評

網名 注:您的評論需要經過審核才會顯示出來。

已有 0 位玩家參與點評
下載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