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實驗室在近期進行了一項VR試驗,實驗的目的是為了驗證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樣的。
一個意大利的名為School for Advanced Studies (SISSA)的研究機構,想要利用VR研究,人之初,究竟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SISSA利用VR搭建了一個危急的場景:在熊熊大火中,地上躺著受傷的人,下一秒就必須逃離險境,玩家面臨著逃命還是救他人的艱難抉擇。
結果是令人欣慰的,有65%的人在最終選擇了不顧自己的安危,而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這個結果也與此前的一項調(diào)查吻合,這部分選擇幫助他人的人,在調(diào)查中也表明了對別人的關心。
研究表明,更“無私”的人,通常右側的前腦島比一般人更大,大腦的這個部分管控著社會化情緒的處理過程。
盡管VR不能完全地模擬出真實的火景,但是借助聲效與光影,足以讓受調(diào)者產(chǎn)生逃命的急迫感。
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數(shù)據(jù)顯示他們的生命值,在生命值快要用完的時候,他們就要在救自己還是救他人中作出抉擇。
此前Plymouth University的一項研究也表明,在VR的環(huán)境中,人們會更傾向于選擇他們認為有更大價值的一方。
在實驗中,受試者必須選擇,是否要推一個人掉下橋,阻擋住正在行進的列車,否則這個列車就會碾壓鐵軌上的另外五個人。
結果表明,有70%的人會選擇犧牲一個人,換取五個人的性命。
誠然,VR的調(diào)研結果只能當做一個參考,無法等同人們在真實情景中的反應,但是至少,VR為研究者們提供了研究人類行為、心理學、神經(jīng)學的另外一種更加直觀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