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想涉及VR體驗店市場的用戶都想了解,這個店子到底是開大一點還是開小一點比較好,來了解一下吧。
VR體驗之戰(zhàn):單人小空間 VS 多人大空間
在Dreamscape的投資名單中,除了“好萊塢三大”,還有IMAX公司。
這就有點好玩了,因為IMAX的VR體驗店已經(jīng)在洛杉磯開業(yè)了,跑跑車曾對其從分發(fā)模式,到營業(yè)收入和客流進行過多篇報道。
從Dreamscape和IMAX的運營可以看出目前VR線下體驗店的兩個趨勢:多人大空間或者單人小空間。
從歐美行業(yè)來看,走多人大空間的The Void、Zero Latency等公司發(fā)展不錯,將VR體驗店開到了世界各地。
相比較下,國內(nèi)更多的是走單人小空間路線,即體驗店分成數(shù)個小格子,每個格子間有1個用戶單獨體驗。
從成本角度說,多人大空間形式成本更高,據(jù)WSJ透露Dreamscape即將推出的10分鐘的VR體驗,成本為100萬美元,預(yù)計票價15-20美元。
IMAX VR體驗店內(nèi)的價格大致是1美元/分鐘,即一個10分鐘的體驗的價格在10美元左右。
現(xiàn)在還比較難說兩個模式哪個會成功,因為二者在目前可能都沒法真正賺錢。
但是從體驗角度來說,還是多人大空間的體驗會更好一些,因為玩家之間的互動會極大增強體驗的沉浸感。
具體實例分析可以看跑跑車此前在東京世嘉游戲城內(nèi)體驗的Zero Latency的多人VR打僵尸游戲。
并且,多人大空間的體驗也更類似傳統(tǒng)影院的消費模式,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