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其它的VR設備,HoloLens有著它強大的追蹤技術,下面跟大家講講這個追蹤技術是怎么回事。
當你戴上AR眼鏡,啟動應用后,眼前的屏幕上“浮現(xiàn)”出了虛擬物體,這時你左顧右盼。
而虛擬物體也跟著你的搖頭晃腦而不斷地晃來晃去,相信你會馬上把眼鏡扔掉,大罵“騙錢”!
是的,如果虛擬物體并沒有給我們感覺真的在那里,而是隨著我頭部的移動不斷晃動。
那我們和戴了一塊安卓手機屏在眼前有什么區(qū)別?還要什么AR眼鏡?——想想看,一個真正的水杯會是你看向哪里,它“飛向”哪里的嗎?
這種追蹤技術對AR技術實現(xiàn)沉浸感非常關鍵。也是之前二十年紛紛困擾AR廠商的難題。
但實際上,微軟可能已經“悄悄”解決了這一問題,并且已經在HoloLens里實裝了。
HoloLens的追蹤功能——腳踢HTC,拳打Magic Leap?
雖然提到HoloLens,人們往往會詬病它那過窄的視場、麻煩的手勢以及目前過高的價格,不過卻往往忽略了它擁有的“inside-out”追蹤系統(tǒng)。
所謂inside-out追蹤,即不需要外部的傳感器,只靠內置設備就能提供又快又精確的追蹤。
能夠讓虛擬物體獲得“堅如磐石”的穩(wěn)定性,不會隨著你頭部的移動而“亂飛”。
根據(jù)測試,在用戶以比正常還快的速度晃動腦袋后,虛擬物體仍然穩(wěn)穩(wěn)地待在那里。
這一追蹤質量甚至能夠和HTC Vive和Oculus Rift這些VR頭盔相媲美,據(jù)外媒表示同樣超過了AR領域的其他大佬,如Magic Leap和Meta的效果。
在視頻展示中,虛擬的屏幕在用戶搖頭晃腦的時候仍然一直鎖定在那里。
人再多也不會出錯,HoloLens的追蹤性能“穩(wěn)如磐石”
那么,追蹤系統(tǒng)非常關鍵的穩(wěn)定性又如何呢?這一參數(shù)顯示了設備在各種環(huán)境、光照條件下,是否能夠如常工作。目前來說這一問題還沒有定論。
不過外媒RoadToVR的記者表示,他曾經在非常繁忙的會議展廳里測試過,而HoloLens“成功地忽略掉了經過他身邊的人群”。
并且Windows和其他的AR物體仍然屹立在原位,這似乎說明HoloLens追蹤的可靠性有所保障。
這么強大的技術,為何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其實,HoloLens的追蹤性能一開始也并沒有這么強。
起碼在2015年初剛剛推出的時候并沒有,據(jù)一名曾經的內部人士表示,HoloLens隨著時間發(fā)展,才逐漸在這一領域有了顯著的進步。
追蹤技術突破,得益的不止是VR
雖然擁有強大的追蹤能力,但HoloLens設備狹窄的視場和手勢輸入的問題,仍然對它獲得進一步的突破有所掣肘。
外媒認為,如果下一代的HoloLens能解決這些問題,就能讓AR展現(xiàn)出真正的全貌。
如果“inside-out”位置追蹤的技術難題能夠解決,其意義遠遠不僅限于AR。
那些已經對無線+追蹤功能如饑似渴的VR頭盔同樣可以從中獲益。
比如GearVR這種缺乏位置追蹤的移動端頭盔,或者其他的VR一體機。
不過目前來說,微軟的HoloLens仍然偏貴,這可能是它發(fā)展道路上最大的阻礙之一。